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总结了大量的有关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文献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前后序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1.拓宽问题
例如,我们不应该问:“我们如何改进灭蚊器?”而是应该问:“我们怎样才能消灭蚊子?”
这样就为寻找更多更好的解決办法打开了大门。
2.分解问题
问题越具体、越明确,就越有可能为我们提供提取信息的线索,从而增加问题解决的机会。
3.常打问号
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特征是不断发出疑问,通过训练,人们可以形成提问的习惯,在问题解决过程的不同阶段,提不同特征的问题。
4.快速联想与中止评判
在解决问题中最广泛使用的策略,也许是奥斯本提出的快速联想。这种策略一般是在群体思维或小组讨论时使用的,但个人也可采用。
快速联想要与中止评判策略结合起来使用,若没用中止评判,很可能会产生抑制的效果。在这期间,要严格禁止使用任何方式的批评。这就是说,要鼓励学生“自由放任”,想提什么观念就提什么。重点是在数量上,质量是次要的。产生出来的观念越多,形成好观念的机遇就越大。事实上,人们在后面形成的观念在质量上往往比前面形成的观念的质量更高些。
5.延长努力
产生观念的努力不应过快地终止。一般说来,产生观念的速度是刚开始时最快,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慢。也许,一般人认为自己已竭尽全力了,然而,记忆是不可能干枯的。据统计,后面部分产生的观念,有78%比前半部分产生的观念质量更高些,因此,观念的质量一般是随时间推移而提高的。正如著名教育家艾•诺•怀德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所说的,“第1000个观念也许正是改变世界的观念”。
6.列举属性
采用列举属性的策略,可以对事物重新分类,从而使它们更便于使用,更适用于不同寻常的场合。
7.形成联系
获得新奇观念的一种可能的途径,是迫使自己把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自己以前从未听到过的,如带橡皮的铅笔就是橡皮与铅笔的组合。
8.尝试灵感
对某一问题的实际工作停顿一会儿,但仍保持解决该问题的愿望,而得到的,往往是灵感,即在没有料想到的情况下,突然涌现出极妙的想法。爱迪生、彭加勒、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也都有过这种体验。
(选自,陈琦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