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东方明见心理
2018年7月24日下午3时55分许,在华山长空栈道,一名男子从容解开保险绳,然后纵身一跃跳下悬崖。
这名男子是谁?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才选择在雄伟的华山之间自杀?
善意的、恶意的、唏嘘的、吃瓜的评论充斥网络,然而真相不得而知。
有人说,不知道是想不开,还是想开了;有人说,有啥想不开的,有勇气跳没勇气活?
没有经历过他人的人生,我们真的很难懂得他人的痛苦,理解他人的选择。
经常会听人问,“为什么同样是压力大的两个人,一个会得抑郁,一个没事?”
其实类似的问题还有:
——为什么都是一个老师教的学生,人家就成绩那么好?
——为什么都是人,你就不能当比尔·盖茨?
——为什么都是地球生物,长颈鹿就长那么高?
我们的读者们一定发现了,这里面的“为什么都”是个前提,而这个前提可能不成立。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世界上也不存在处于同样压力中的两个人。
每个人对于压力的感受性和承受力是不同的,而我们又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对事件进行定义,谁又能真正知道处于“风暴中心”的当事人到底是何感受?
也许你觉得很痛苦的一件事情,在Ta看来一切ok;也许你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却是压死Ta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看到的都是表象,只有深入到表象里,我们才有可能找到“黑匣子”。
为什么一样都承受很大的压力,有些人会抑郁,有些人不会呢?
这就是个体差异所带来的不同了。
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带着父母和社会的期望长大,我们身上都带有原生家庭、教育背景、工作和经历等的深刻烙印,这些都造就了我们不同的性格、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所以,不同个体对同一件事情的认知方式不同,在面对同一压力情境时的应对方式也是不同的。
不过要想解释清楚这件事,我们必须先搞清楚,压力是什么,是怎么来的。
一 压力是怎样产生的?
压力理论之父Hans Selye认为,“压力是身体对任何需求的非特异性反应”,也就是我们生活在任何时刻的速度。
所有生物都在不断地承受着压力,任何事情,无论是愉快的或不愉快的,都会加速生命的强度,造成暂时的压力增加,使身体承受着磨损。
痛苦的打击和热烈的亲吻可能是同样让人有压力的。
我们通常更加关注压力所带来的负面结果,说到压力我们想到的是焦虑和不适。
尤其是社交传媒大肆“贩卖焦虑”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们的压力感,不过人们对负性事件本来也有注意偏好。
负面消息比正面消息给人们的印象更为深刻,这是大脑的一个本能。
就像你的男朋友/女朋友平时对你很好,长此以往你可能不觉得有什么;但是如果有一次Ta突然对你不好,你可能就会改变对Ta的态度或印象。
压力本身其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压力所带来的影响却有良性和负性之分,适当程度的压力是能够促进个体发展和成长的。
但是,如果个体长时间处在压力状态中,不良的情绪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引起生理、心理、行为上的改变,甚至会导致身体或心理疾病的产生。
叔本华说,“一切生命,在其本质上皆为痛苦。”
听起来很悲观,但其实也不无道理。
人活在这世上就有压力,不存在完全没有压力的人生。
穷人有穷人的压力,富豪有富豪的压力;男性有男性的压力,女性有女性的压力;学生有学生的压力,工作人士有工作人士的压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当环境中存在威胁性事件,或者外部环境发生改变要求内部环境也做出相应改变时,我们就会感受到压力,继而出现相应的情绪体验。
但是情绪体验也是因人而异的,关键不在于压力本身,而在于你对压力的感受。
所以,只有了解压力的产生,我们才能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更好地与压力相处。
二 人们对压力的不同反应?
各种研究证明人们对压力有两种不同的反应。
第一种反应叫“威胁”,想象你正走在丛林中,突然跳出来一只饥肠辘辘的老虎,你感到非常地害怕,心跳加速,全身发抖,肾上腺素飙升,此时你的反应就是对威胁的反应;
第二种反应叫“挑战”,同样想象你正面对一只饥饿的老虎,如果你像武松一般把这当做成为英雄的机会,那么你的生理反应就会不一样,虽然心跳仍会加速,但是你会很兴奋,并且身体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虽然说我们面对压力时可能存在着威胁和挑战这两种不同反应,但这两种反应并不一定是并行的。
我们对威胁的反应更像是面对危险时的本能反应,很有可能是先于我们对事件的认知方式而存在的。
当这种本能的反应逐渐消退后,我们又面临着是“战”还是“逃”的行为选择。
如果你选择“逃”,这个时候你的反应更倾向于是对威胁的反应;如果你选择“战”,这个时候你的反应更倾向于是对挑战的反应。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之一还不在于是选择A行为还是选择B行为,而在于你不知道自己要做出什么样的行为选择。
在面对“危险”时你既没有“战”,也没有“逃”,呈现出来的是木僵的状态。
其实,面对压力时,你是做出“威胁”还是“挑战”的反应不是最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这种反应。
了解了这一点,也许你能够更加理解自己,包容自己,悦纳自己。
三 为什么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压力水平会有不同的反应?
压力源的不同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很多心理压力都是源于负性生活事件,比如事业失败、父母离婚、作弊被抓...但是每个人由于性格、家庭、经历等不同,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大小是不同的。
有的人在应对这类压力事件上有更多成功的和比较丰富的经验;有的人则拥有较少的资源,成功经验相对匮乏,不能一概而论。
另外,我们能够获得的社会支持力量也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社会关系越广泛,社会接触频率越高,Ta的寿命越高。
《大西洋月刊》九月刊在它的《文献综述》栏目(The Study of Studies)发表了一篇关于交朋友的文章,其中有一个观点是有好朋友不仅增加了生命的意义,还能让你的寿命更长。
在一项早期研究中,Brown和Harris首次指出,社会支持在重性抑郁症的发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同样的负性事件,一个人可以向父母、朋友求助,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没有任何的求助方式或者方式无效,显然两个人承受的压力大小是完全不同的。
还有一点就是认知方式的不同,现在的科学家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我们面对压力局面时的心态,决定了我们变老速度的快慢。
同样面对演讲比赛两个人可能都会觉得紧张,一个人把比赛当做威胁性事件,可能会忍不住想临阵脱逃;一个人把比赛当做挑战性事件,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思考方式也相应带来不同的情绪体验。
所以,面对压力我们可以试着调整我们的认知方式,换一个角度看世界。
四 如何排解压力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近些年,因抑郁而自杀的事件屡屡发生。
让人一方面心痛于这些鲜活生命的流逝,另一方面又不断引人深思。
压力处理得当会成为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动力,处理不当或长期的忽略和压抑则会变成损害我们心理健康的“隐形杀手”。
如何与压力共处应该作为每个人成长之路中的一门必修课。
在这里,我总结了几个方法供大家思考:
冥想。
冥想可能是一个好办法,可以让自己活在当下,完完全全地面对当前的事情。
有研究发现,会冥想的人和不会冥想的人在脑区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当对会冥想的人和不会冥想的人分别施加疼痛的刺激时,不会冥想的人在“杏仁核”区活动强烈,这个区域是我们的感情区,说明不会冥想的人承受着强烈的情感波动。
而会冥想的人情绪则没有明显变化,Ta们注意到了压力事件,但Ta们选择不去纠结。
即使是处在压力事件中,冥想者们也不会影响自己的休息。
沟通。
沟通其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想想你的生活中有多少事情是由于不良的沟通造成的?
我们经常为了避免或害怕冲突,所以选择压抑自己的想法或情绪,其实这样反而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你的想法或情绪都不是导致冲突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带有冲突性的表达方式。
所以,当你感受到压力的时候,试着不去压抑你的情绪,与它待一会,等情绪稍微缓解下来之后再尝试把这种情绪以一个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
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减压方式,有的人喜欢跑步,有的人喜欢睡觉,还有的人喜欢听歌、看书、与朋友聚会等等。
不同的减压方式并没有好坏之分,只要不去伤害自己的身体,尽情以自己喜欢并合适的方式去处理负面情绪吧。
自然疗法。
回到大自然中去,让大脑放松。
山川河流,美丽壮阔的景色会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畏感,与之相比,人生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呢?
艺术、音乐、自然奇观和很多美好事物可以激发起我们的很多情绪, 但其中最普遍的情绪是“敬畏” (Keltner & Haidt, 2003)。
在积极心理学中,敬畏感更多地被看作是一种积极的效价。
培养人们的敬畏感, 可以将人们对生活的恐惧转变为对生活充满惊喜, 可以使人们具有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可以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董蕊,彭凯平,喻丰,2013)。
及时求助。
当自己无法处理负面情绪或面临的问题时一定要及时求助,千万不要自己一个人死撑着,父母、朋友、老师、咨询师甚至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都可以。
最后开个玩笑,当有一天你发现连手机都不好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你可能是“抑郁”了!
参考文献:
1、王建平(2011).变态心理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朱龙凤. (2010). 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S3), 153-154.
3、Selye, H. (1974). Stress without distress. New york, 26-39.
4、董蕊, 彭凯平, & 喻丰. (2013). 积极情绪之敬畏. 心理科学进展, 21(11), 1996-2005.
5、《端粒效应2》:压力的一念之间
6、《系统思维的艺术》3:负反馈和正能量
7、《巅峰表现》3:战略性休息